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
新一轮的巴以冲突,让以色列军队在中东地区“打遍天下无敌手”的神话彻底破灭,顺带着也让多款曾有着不低评价的以色列国产武器显出了原形,其中就包括被传得“神乎其神”的“铁穹”反火箭弹拦截系统。我们知道,在此次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发动的火箭弹袭击中,出现了一款与传统的“卡桑”火箭弹截然不同的新装备,其明显比“手搓出来”的土制武器“卡桑”精致得多,更接近于正规军队使用的轻型多管火箭炮

既然是近似正儿八经的多管火箭炮,那其发射的火箭弹在飞行速度、弹道和命中精度等方面,自然比被戏称为“莱阳钢管”的“卡桑”强很多,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发射数量,瞬间就超出了“铁穹”拦截系统的火力通道上限。而有意思的是,或许是因为这款多管火箭炮在外形结构上,与中国早年间开发的63系列火箭炮有几分相似,故一些人猜测哈马斯武装是从中国这里获得了某些技术,进而制造出了这款被命名为“拉乔姆”的火箭炮。事实上,这倒真是想多了。

一般情况下,对于野战轻型多管火箭炮来说,受制于口径、弹体直径、弹药成本和生产工艺的限制,轻型火箭炮使用的火箭弹多采用涡轮稳定技术。这种稳定技术是在火箭弹的尾部设置复数的喷口,让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像线膛炮发射的炮弹那样,通过高速的自旋来保持稳定。这与很多大型火箭炮使用的重型火箭弹截然不同,重型火箭弹通常以弹翼来保持飞行稳定,但这种折叠弹翼技术相对复杂,所带来的就是生产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都较高。

基本上,全球范围内较为知名的轻型多管火箭炮,均为火箭弹采用了涡轮稳定技术,包括中国的63系列火箭炮、苏联BM-14火箭炮,以及越南和朝鲜等国对BM-14的仿制型等。而这些均使用涡轮稳定技术和管状定向器,以及追求结构紧凑且小巧轻便等战术功能的多管火箭炮,自然会在外形方面出现相当程度的相似性。这并非是简单的“谁抄袭谁”,而是在近似的性能要求下所产生的设计思路趋同性

具体到哈马斯武装手中的“拉乔姆”多管火箭炮来看,相比起中国,哈马斯武装恐会从关系更加亲密的外部势力或国家中,获得这种轻型多管火箭炮的制造技术。暂且不提苏联时期的BM-14,光是中国的63式和63-1式轻型多管火箭炮,就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少于两位数的进口用户国,更被超过20个国家加以仿制,如古巴、巴基斯坦、伊朗、阿塞拜疆和缅甸……等等。

在这些国家中,要论谁与哈马斯武装组织的关系最密切,伊朗恐怕是当之无愧的“前三名”了,且伊朗也通过多年的引进和仿制,拥有了不弱的火箭炮设计和制造能力。从这个角度来想,哈马斯组织显然没必要大费周章地从中国这里寻得技术,直接找同在中东地区的伊朗就足够了。因此,我们不能因为“拉乔姆”的“长相”与中国63系列火箭炮有点像,就将二者硬联系起来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Top